大班教案

时间:2025-07-12 05:11:03
【实用】大班教案九篇

【实用】大班教案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好朋友的意义。

2、讲述自己和好朋友的故事。

活动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感受好朋友的意义

活动难点:

学习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和好朋友的故事。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大书

字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歌表演:找朋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表演)

师:小朋友你们找到朋友了吗?谁都是你的朋友呢?

你为什么找他(她)做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观看课件,启发提问,引导幼儿讲述。

(1)、故事中这个小朋友的好朋友都是谁?

(2)、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谁在帮助他?

2、引导幼儿欣赏大书《好朋友》

师:刚才动画里的小朋友和他的好朋友都藏在了这本大书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

3、引导幼儿回答问题:

(1)你有好朋友吗?他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2)故事中的小朋友都有哪些好朋友?他们喜欢做什么?

(3)故事中的小朋友有困难时谁在帮助他?

(4)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做什么?

(5)当好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做什么?

4、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的阅读故事。

5、小组讨论活动:(2—4人一组)

请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最喜欢一起做什么事情?

6、学习用: 好朋友喜欢一起……。也喜欢一起………。。。的句式说一说自己和好朋友一起喜欢做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字条:(幼儿边说教师边记录)

例:好朋友喜欢一起……。(看书)也喜欢一起……(玩玩具)。

好朋友喜欢一起……。(唱歌)也喜欢一起………。。(跳舞)

7、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

8、教师小结:

好朋友可以是个男孩,也可以是个女孩。好朋友可以是个小孩,也可以是个大人。好朋友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玩具。好朋友可以是你身边的人,也可以是故事里的人。好朋友喜欢一起唱歌也喜欢一起做游戏。好朋友喜欢看书,也喜欢一起画画。在你为难的时候,好朋友会安慰你。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帮助你。好朋友有时会吵架,但最后还是好朋友。那个愿意和你在一起的人,就是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在生活中找找自己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许多的好朋友,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一起快乐健康的成长,请你们继续寻找生活中的好朋友,下次将自己和好朋友的故事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2、游戏:找朋友(部分幼儿藏起来,另一部分找找自己的好朋友)活动在游戏中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 篇2

主题生成:

幼儿近段时间经常大声说话,使用工具不会轻拿轻放,弄出很大的噪音,为了让幼儿有一个良好、安静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就进行了声音的主题活动,与幼儿一起探讨声音的利与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初步知道声音是由振动引起的。

2、了解声音的作用及噪音对人类、自然界的祸害,初步懂得减少噪音的方法。

活动一:寻找声音

1、 谈话:我听到的声音

幼儿的话:

“我听到火车呜呜的声音”、

“我听到汽车笛笛的声音”、

“我听到冰箱发出的声音”

“我听过老虎的叫声”

“我听到打雷的声音”

“我听过高山流水的声音”

“我听过下雨的声音,滴答滴答,哗啦哗啦”

2、绘画:我听到的声音

活动二: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通过图片讲解,引导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从而了解到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活动三:实验探讨

1、 怎么会有声音?

(1)提供多样的材料让幼儿在实验中探索声音产生的原理-物体震动就会产生声音,不同的物体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提供记录材料让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让幼儿讲述记录结果。

2、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从而知道不同的材料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3、怎样减少噪音

提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使幼儿知道减少噪音的方法。

活动四:分享-声音的秘密

1、统计: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声音的了解。

2、游戏:通过竞赛的形式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声音的了解。

3、展示幼儿设计的作品:净化(减少)声音器

主题小结:

通过主题探讨活动,幼儿对声音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声音对我们的利与弊,都会说出保护我们耳朵,保持环境安静的方法与措施;日常生活中幼儿也能注意降低自己说话的音量,轻拿轻放的习惯也正在慢慢形成,整个生活学习环境也比主题活动前有了较大的改观。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法算式。

2、尝试看算式编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重点: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法算式。

活动难点:看算式编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数的组成。

二、看图编7的加法应用题并列式计算

1、老师这里有一些组图,小朋友能根据图意口编应用题吗?

2、请幼儿单独编应用题。

3、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句子。

4、带领幼儿一起说应用题并列算式。

5、齐读7的加法算式。

三、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列算式。

1、花园里谁来了(一只蜻蜓,不一会儿飞来了几只蜻蜓)(6只)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请你把算式列出来。(让幼儿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列出另外一道算式)。

2、草地上有2只小花猫,喵~喵~花园的草地上又来了5只可爱的小花猫,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花猫?请小朋友编应用题并说出算式。

五、评价幼儿作业,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我们乡镇幼儿园还有很多留 ……此处隐藏1954个字……交流画面上还有谁?谁穿上了红背心?看上去好看吗? 最后,小背心变成什么样子了?

(4)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

3.师幼完整地欣赏、阅读故事。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谁来了?他说什么呢?穿上小背心,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感觉怎样呢?

(2)教师边完整地讲述故事边引导幼儿翻阅画面,讲至相同的地方,等待幼儿跟着讲述。

(3)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看图讲述故事。

4.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动物的大小,感知动物出场的次序。

(1)谁第一个试穿鼠小弟的背心?谁第二个试穿小背心?第三个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按照动物出场的先后次序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

(2)这些动物有什么变化?(动物越来越大)

(3)一共有几个动物来穿鼠小弟的红背心?

(4)红背心经过这么多人试穿,最后变得怎样了?小老鼠的表情是怎样的?

(5)小象和小老鼠一起玩什么游戏?它们开心吗?

5.引导幼儿完整地看画面讲述故事。

6.讨论交流。

这么多动物都喜欢鼠小弟 的小背心,你有什么好办法?你喜欢鼠弟弟吗?为什么?(鼠弟弟有好东西能与大家分享,小背心被穿坏了虽然有点伤心,但他很快的就变得快乐起来了。)

7.表演故事。

(1)学习扮演小动物角色。

(2)幼儿自主结对,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3)戴上动物头饰,在集体面前表演故事《鼠小弟的小背心》。

评价要素:

幼儿是否能自主有序的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续编故事结尾,启发幼儿想一想:这么多动物都喜欢鼠小弟 的小背心,你有什么好办法? 引导幼儿根据《鼠小弟的小背心》故事内容,制作相应的道具,如动物的头饰,并进一步学习表演故事。

2.在美术活动中,可引导幼儿装饰''小背心",学习用废旧报纸等材料制作服装。

大班教案 篇8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本次“一课三研”,我们大班教师根据幼儿园统一的选课要求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在的季节,选择了山东省省编教材《有趣的服饰》这一活动主题。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做的拖鞋真漂亮》,我把本次活动分成四部分。

一、设计意图

《我做的拖鞋真漂亮》这节课是一节综合教育活动。之所以选择这节课,是因为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穿的鞋子不论是颜色还是款式,都各具特色。但我觉得孩子们平时都不太会对鞋子进行研究,比如说:鞋子的颜色、花纹、装饰物、鞋子有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些问题他们可能不会去想。另外,大班幼儿特别喜欢动手,对手工课的兴趣很高,而我们平时动手操作课相对较少,所以通过这一活动,来满足幼儿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二、目标定位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在掌握左右对称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装饰拖鞋。

2、技能目标:学习用剪、粘贴、绘画等多种方式设计鞋面,并能将鞋面与鞋底合理组合成拖鞋。

3、情感目标:乐于参与制作活动,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另外,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拖鞋、制作拖鞋上。教学难点放在拖鞋结构的掌握,创造性的制作、装饰拖鞋上。

三、说教法

幼儿艺术活动是创造活动,根据《纲要》内容,我运用了欣赏法、讨论法、练习法、游戏法、集体展示法的教学方法及开放式教学、师生互动合作、集体展示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幼儿在制作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活动的教学目标,体现“欣赏、创作、展示”相结合的教学观,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欣赏—讨论—自主创作—试穿体验—交流分享”五个环节。

1、活动开始,以谜语引出今天的教学主题。(谜语:稀奇古怪两只穿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晚上横卧在床前。)

2、我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各种各样的拖鞋,吸引幼儿的眼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鞋子的特点。

3、我出示自制拖鞋、鞋底、鞋面,师幼一起欣赏、讨论,拖鞋是怎样做成的?

4、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拖鞋,体验制作的乐趣。

5、幼儿出示自制拖鞋欣赏并试穿。

6、试穿后说己的感受,体验成功的喜悦。

7、活动延伸:

将幼儿自制的拖鞋带给其它幼儿欣赏、试穿。

幼儿喜欢展现自己的成果,这样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就在这充满欢乐的氛围中结束这堂课,并希望能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幼儿体验到快乐。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有自我保护的本领,初步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办法。

2、能积极参加讨论,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知识。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故事《小鹿历险记》的讲述。

一、导入活动

出示图片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啊?(小鹿)

它是一只小鹿,一天小鹿出门玩,没走多远就碰到了大灰狼,小鹿害怕极了,它撒开腿就望森林里跑。

二、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图片讲述,并针对故事情节引导、启发。

(一)画面一:小鹿和小壁虎

教师:小鹿拼命地跑啊跑,请你们猜一猜,在逃跑的路上,小鹿会遇到谁?我

们来看看它是谁

教师:原来是小壁虎,小鹿遇到了小壁虎说,播放PPT:“救救我吧,大灰狼在追我。”

教师:小壁虎会帮助小鹿吗?小壁虎遇到危险会怎么做?

(二)画面二:小鹿和黄鼠狼

教师:小鹿跑啊跑,会遇到谁?

教师:原来是黄鼠狼,小鹿斑比遇到了小蚯蚓说:“救救我吧,大灰狼在追我。”黄鼠狼说:“别急别急,我们来帮助你!”

黄鼠狼怎样来帮助小鹿斑比?

小鹿会吗?(不会)小鹿会怎么说?

(三)画面三:小鹿和花狐狸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

学花狐狸装死的动作。

(四)画面四:小鹿和小青蛙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

(五)幼儿大胆猜测小鹿的逃生办法。

教师:小鹿最后会得救吗?它会想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它快速的逃跑躲在树丛的后面,它的鹿角就象树丛的树枝,大灰狼睁大眼睛怎么也找不到,最后灰溜溜的走了。

三、教师连贯讲述故事

师:今天发生在小鹿身上的事情其实是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小鹿历险记”。

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

知道鹿斑比在朋友在帮助下得救了,它在危险的经历中学会了自我保护的办法,小鹿真的很勇敢!

四、共同探讨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动物会用哪些方法保护自己。

《【实用】大班教案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