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时间:2025-07-29 10:53:17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7篇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一、导入,揭题

1.(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不信吗大家看——

2.看课件。(季节变换的特征、看云知天气、树的年轮与年龄、根据化石推断地理环境等由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秘的片断,并配以简短解说)

3.述: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么多奥秘!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观看.课件录像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试读,要求:不会认的字读拼音,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再次试读,要求:在课文中留出9个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正音。

4.检查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的读音。重点指导“诉、粗”。

(评: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然后读通课文,教师适时地给与检查和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读书。)

三、指导朗读,了解大意

1.配乐范读,整体感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读连贯、流利。

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读第1节。

l)谁喜欢读第一节指名读。

2)述:大自然也有“语言”,小朋友们看看、听听,你留心过大自然的语言吗

3)看.课件。(前.课件内容去掉解说)

述:前几天同学们到郊外游玩,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词语“仔细观察”,读词语。

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板书:仔细观察)

(评:“仔细观察”这个词语,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游玩,此时再引导学生回忆游玩时发现了什么,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4)这一节怎么读呢自由试读、指名读、评读、范读、齐读。

5)过渡:大自然用语言告诉了人们什么呢

5.学读第2节。

1)谁喜欢读这一节指名读。

2)水中的小蝌蚪像什么(贴小蝌蚪图)指名读第1句。

看.课件。(小蝌蚪在溪水里游来游去,春暖花开)范读,齐读。

3)这是大自然的语言,你知道大自然在说些什么吗指名答,读第2句。

(板书:春天已经来到)

4)自由试读第2节,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5)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大自然都会用它的语言告诉我们,小朋友留心过吗

指名答。看.课件。(春、夏、秋、冬冬季节的特征片断)

6.学读第3节。

l)指名读第3节

1)看.课件。(真实图像;大鱼及其鱼鳞特写。动画: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配以简单讲解)

(贴大鱼图及板书“一圈就是一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多有趣呀!

3)自由试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4)像这样的语言还有许多。看.课件。(树的年轮与年龄、马齿与年龄等)

你还知道哪些指名答。

7.小结过渡: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些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现在,大家来轻松一下——{律动}

四、识记本节课的生字,指导书写

1.读1、2、3节中出现的生字“语、这、就、那”。

2.识记字形。

l)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2)指名分析“就、那”的字形。提示“就”字右半“尤”的点不能掉;“那”字左半的笔顺及右边“左耳刀”的笔画;“这”字里面“文”字捺改点。

3.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语”要注意左窄右宽、上平下齐。

“这”要注意先写里面再写外面,“走之”的一捺要托住上面部分。

“就”要注意左右相当。

“那”要注意左右相当、右上低下伸。

2)范写“就”、“那”。注意字在格中的位置及运笔方法。

3)学生描写、临写。师巡视辅导,检查执笔、写字姿势。

4)评议订正。

五、巩固要求认识的字

开火车认读l、2、3小节中要求认识的字“察、蝌、蚪、逗、间、如”(带拼音)。拍手对答:“它读什么它读X”(去拼音)。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教学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他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生字词:

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

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

参差()

2.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此处隐藏9085个字……知道怎么办。

师:老师开始和你一样也不明白,于是老师就查找了一些资料,仔细读过之后我就明白了,我相信只要你们自己认真读一读也可以明白的。(师课件出示)生读后自己解释

师:看来以后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谁能用读来表示你读懂了什么?

两个学生读

(如果生在汇报时打乱了顺序,要回归一下课文,让学生指导课文中的顺序,并且告诉学生以后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最好按照课文的顺序去读,去理解)

(4) 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

师:(指板书小结)刚刚我们从第二至第四小节中听懂了“蝌蚪游动起来就是大自然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鱼鳞上的圈圈能告诉我们一圈就是一岁;古老的三叶虫化石告诉我们那里曾经是汪洋一片”,那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是告诉我们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看一看你读懂了什么呢?

生:我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生:我读懂了不是只有人才会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师:这些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聆听一下大自然的语言吧!

(5) 回归全文

全班一起读第一和第五小节,指生读2 、3、4小节。

四、延伸扩展,丰富积累:

师: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你们是粗心大意的人吗?(生:不是)相信你也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大自然还有那些神奇的语言吗?(出示句式)

课件出示:落叶纷飞告诉人们 。

告诉人们要下雨了。

告诉人们 。

生:落叶纷飞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生:落叶纷飞告诉我们小燕子要到南方去了。

生:蚂蚁搬家告诉人们要下雨了。

生:龟背上的纹纹告诉人们他有几岁了。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说明的条理性。(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方式一:(提问式)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方式二:从图片导入,从图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像这些草木荣枯,春华秋实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

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上讲台板书。

三、畅所欲言

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补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四、细嚼慢咽

朗读1段,品味语言。

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参考)

五、摩拳檫掌

欣赏四季图片(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六、作业

曲不离口,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7

课前自学

一、初读诗歌。

1.我会读词语,并能圈出生字。

大雁 汪洋 漂砾 庐山 视而不见

斗转星移 鉴别 皇冠 风筝 妙不可言

2.我会将词语写得工整美观。

大雁 鉴别 风筝

3.我能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摘录典型的多音字在下面。(2—3组)

4.我能用“视而不见、妙不可言”各说一句话。

5.将诗歌读通顺,为诗歌标上小节号,思考:诗歌的哪几小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几小节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小组内交流,理清诗歌层次。

课堂导学

三、理解诗歌,感受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语言。

1.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从文章中你懂得了什么?

2.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3.你从文中提到的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身上学到了什么?

4.大自然的语言与人语言有什么不同?我们要怎样才能读懂呢?

四、扩展练习,练习编儿歌。

1、你还发现了大自然的哪些语言呢?如大雁南飞、满天星斗、秋天落叶、北风呼呼、狗摇尾巴、火烧云等。

2、编儿歌:

仿照课文的写法,自创诗歌一节。

如:哗啦,哗啦,

小河里的冰悄悄融化,

大自然的语言在小河中 ,

带给我们一个 。

五、推荐阅读: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

课后检测

六、用“√”标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庐山(lú hù)漂(piào piǎo)砾(lì lè)

鉴别(qiān jiàn)山巅(tiān diān)

七、选词填空。

鉴别 辨别

1.在野外,我们要学会( )方向。

2.这两块玉我无法( )孰优孰劣。

研究 钻研

1.你的计划我们需要( )一下才好。

2.学习上我们要养成刻苦( )的习惯。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白云飘得高高,说明 。

2.蚂蚁忙着搬家,说明 。

3. 和 可以记载年龄。

4.哥白尼通过观察 创建了

学说;阿基米德 的时候学会了 ;富兰克林在

捕捉到了 。

5.大自然的语言真是 ,

人看不懂, 永远看不见。

《有关《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模板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