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十佳事迹材料

时间:2025-07-08 19:26:05
消防十佳事迹材料

消防十佳事迹材料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那么事迹材料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消防十佳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消防十佳事迹材料1

小夏,1988年9月出生,20xx年12月入伍,现任辽源市消防支队龙山中队副中队长,武警中尉警衔。20xx年,被总队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20xx年被评为“全省十大消防卫士”;连续三年被吉林消防总队评为基层优秀指挥员;20xx年度由于工作表现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

都说小夏不一般,到底“特殊”在哪,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一起认识这位来自基层的消防员。

救援现场

20xx年8月25日上午,位于辽源市红旗剧场的康明社区办公室发生火灾,屋内有两名人员被困,情况万分紧急。在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后,他迅速部署灭火救援方案,立即开展侦查搜救,同时堵截火势蔓延。经过现场人员提供被困人员大概位置,侦查救援组在正门后侧窗户处发现一名被困人员,由于窗户安装了防护栏,被困人员无法自救,并受到大量浓烟的熏烤,生命危在旦夕。他组织人员对被困人员身旁防护栏进行了破拆。破拆成功后,被困人双手紧抓护栏,意识模糊,这时他丝毫不顾浓烟烈火的侵害,侧身半蹲在窗台口试图用手将被困人员解救出来。由于被困人员身上穿着单薄,戴着灭火救援手套无法抓紧,他冒着可能受伤的危险将手套摘掉展开营救,经过几次努力最终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营救完毕后才发现右手手背被划出一道伤口,战斗结束后,医院诊断出小夏右手大拇指根部和手背中指第三关节两处手筋断裂,但是他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而是笑着的说值了。

训练赛场

在20xx年参加全国“打造消防铁军区域性比武北方赛区”比赛中,他在脚踝处有伤的情况下硬是咬着牙挺了下来,最终取得优异成绩。比武结束后,经医院确诊他脚踝骨骨折。但他从没有放弃,没有怨言,为官兵们树立了楷模。在20xx年、15年、16年三年全省举行的“基层指挥员比武竞赛”中,他响应号召,积极备战,每天坚持训练,从不掉队,大强度训练使他旧伤复发,战友们看到他“咬牙”时的样子很是心痛,劝他不要给自己加大训练强度。可是他只是笑笑说没事,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就这样,他在吉林消防总队举办的基层指挥员比武中连续三年都被评为优秀指挥员。

20xx年8月,在总队即将举行的“精兵对抗,巅峰对决”灭火救援实战整建制比武中,作为基层指挥员,他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发挥一名带头人的作用,然而在一次训练初战控火救人操法下放假人时,不慎将右手食指带入下放绳索中,导致右手食指第三关节骨折。在受伤的那一刻,他忍不住哽咽了,知道比武时间将近肯定是错过了这次比武,不能代表中队去争夺荣誉了。但是他心有不甘,从医院出院以后,他主动申请重新回到了备战比武当中去,只是这次的角色转变了,从一名参赛队员变成了一名指导人员。最后在所有参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在总队举行的比武竞赛中取得了总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

未来战场

作为一名普通消防中队干部,虽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也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壮举,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这种军人精神我将继续传承下去。始终将牢记宗旨、不忘责任、立足本岗、无私奉献作为自身的工作目标,不负组织培养,不负领导信任,不负同志关心,不负群众期望,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力争更加出色的成绩。

消防十佳事迹材料2

小奎,男,汉族,1981年08月出生,2001年12月入伍,2007年07月入党,云南东川人,本科文化,现任云南省曲靖市消防支队会泽大队会泽中队中队长助理。入伍以来,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履行一名消防军人的职责,爱岗敬业、竭诚奉献、服务人民,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评为“珠源铁警”,多次获评“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训练标兵”、“技术能手”、“优秀政法干警”、“党的十九大消防安保工作先进个人”。

他是一名从警17年的基层消防老兵,以责任和信念书写忠诚奉献,救援现场总是冲锋在前;他是一名直爽率真的汉子,以无私大爱见证铁血柔肠,温暖着百姓的心;他是一名热心消防员,以传播消防安全知识展现别样风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模范带头,队伍管理有办法

小奎任职中队长助理以来,一直以执勤训练和管理为工作核心,对队伍的管理狠下功夫,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采取了科学的管理模式。他从自身做起,当好楷模,用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全队指战员,不仅学法律、消防业务知识,更认真学习各种政治知识。连续5年担任支队驾训队教练员和管理者,保证了新训驾驶队伍“零违纪”、“零事故”。作为一名中队长助理,小奎在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士官身处兵中,指战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眼中,因此发现问题直接,能更准确更及时的掌握指战员们的思想变化。小奎以一名老大哥的身份,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战士的知心人。在中队队伍建设和部队管理中,小奎注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脏活、累活带头干。他总结出了一套好的带队伍方法,用自己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全队的指战员。

救援现场,冲锋在前显身手

入警17年来,小奎刻苦钻研业务,勤奋练就本领,从一名普通战士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救援尖兵。他先后参加各类灭火救援行动1120多次,抢救被困人员240余人,挽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近1000万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驻地人民的平安。

2018年1月5日,功待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轿车冲破防护栏侧翻在路基下,车上有2名人员被困,汽车燃油大量泄漏,随时会有起火和爆炸的危险,乘客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中队接警后立即出动,到场后发现两名群众卡在车里无法脱身,处置难度较大。时间就是生命,小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数次进入充满燃油蒸汽的车厢,在狭小空间里熟练操作,快速、专业地营救出两名被困乘客。被困群众紧紧拉着小奎的手,眼含热泪,激动地不知如何感谢身旁这位给予他们二次生命的消防战士。

2012年,会泽县五星乡一人掉入山洞中,生死不明。接到报警后,小奎随队立即出警,到达事故现场后,看到漆黑的山洞仿佛像一张狰狞的“兽口”,用手提强光照明灯往里探试,竟一眼望不到底,连光芒都被吞噬,而被困人员的位置也看不清楚。危急时刻,小奎同志立即主动向指挥员请命:“新同志经验不足,让我下!”征得指挥员同意后,他迅速穿戴好全身吊带和个人防护装备,打开头灯进入到洞中,可是头灯却只能照亮前方5米的范围,他只有根据自身经验,一点一点用手摸着洞壁往下前行,但是洞壁潮湿、光滑,使得脚根本无法站住,全靠战友用绳子拉着他往下。当他下到几十米深的山洞里,在漆黑的环境里,他克服了恐惧,找到了被困人员。凭着丰富的救援经验,他把伤者捆绑固定在抬板上,上下配合控制着抬板上升的方 ……此处隐藏6855个字……众里,都沉浸在他激情而睿智的内心里,都体现在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耕耘中。他曾无数次的在与新同志交流时这样说过“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过千难万苦,然而,却从未动摇过我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的追求。”

大考面前,挺立潮头彰显本色

面对消防体制改革和严峻的队伍管理教育形势,作为士官长,他认真学习改革转制相关政策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仔细研究灭火救援技战术,努力提高特殊时期做好队伍思想教育和队伍管理工作的能力,引导队伍不断增强拥护支持改革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清醒的头脑迈开改革转型的坚实步伐。确保了队伍心中有理想,嘴上无杂音。更好的履行了岗位职责,保持了队伍内部高度稳定。

抬头看,灯光映衬身影斑驳,他满脸平静,默默祝福着窗外这万家灯火。身上的伤疤是你骄傲的勋章,坚定的信仰是你奋进的源泉,以训练标兵的荣光,践行了“云岭十佳消防救援卫士”的铮铮誓言。

消防十佳事迹材料6

小军,男,汉族,陕西汉中人,1990年1月15日出生,2008年12月入伍,201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云南省耿马县公安消防中队副中队长,武警中尉警衔(副连职)。入伍9年来,他扎根边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2014年“8·03”鲁甸地震、2015年“2·09”和2017年“3·06”中缅边境维稳处突、2016年耿马“7·05”山洞抢险救援和“7·12”特大暴雨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他冲锋在前,从容应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因成绩突出,他所在中队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1次,被表彰为实战化比武“先进个人”。

2017年10月31日,小军同志在营救被湍急河水围困的3名群众时英勇牺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消防为人民”的诤诤誓言。

危急时刻,用生命谱写最美人生

“你们俩先上岸,先给两位老哥拿点厚衣服披上。”谁也不曾想到,这是小军同志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向这个世界说得最响亮的一句“再见”。

作为云南省三大傣乡之一的耿马县孟定镇,进入10月,河道内水流充沛,傣族人民群众历来有下河捉鱼摸虾的传统。2017年10月30日22时4分,正在边境维稳消防临时执勤点值班的小军同志接到报警称:3名群众被卡在南木算大桥往临沧方向100米左右的桥墩下,随时有可能被水冲走。小军同志随即率领3车11人,携带救援器材装备,迅速赶赴现场。经侦察发现,1名群众被河水冲走失踪,2名群众被困位置位于三个废弃桥墩中下方的漩涡中,水流湍急,情况危急!小军同志命令侦查组在南木算大桥设立安全哨,救援组下河实施救援,其余人员在岸边协助救援。小军同志带领中士瞿红林、专职消防员李发楠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快速游至中间桥墩实施救援,成功将2名群众营救至岸边。救援人员即将返回时,因河道上游下雨泄洪导致水位突涨、水流湍急加剧,在协助瞿红林、李发楠先行撤离后,小军同志被河水中的渔网、电线绊住卷入湍急的漩涡中,在战友和被救群众的痛心疾呼声中,将年轻的生命匆匆定格在27岁。

正如身边战友微信给他的留言“所有的言语都苍白无力,惟愿世间所有的离别都是久别重逢。”90后的他用新时代消防员的血性担当撑起生命桥梁,也用耀眼的生命之光为我们照亮前行。

牢记承诺,用忠诚守护神圣使命

今年8月中旬,云南金灿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小军同志为原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红门兄弟小军》,先后荣获“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艺术节十佳影片奖”“第六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大国工匠最佳作品奖”。身边的领导和战友总是以“男神”称呼他,小军同志总是羞红着脸说“没那么厉害,没那么帅,我可不是英雄”。戏内,是别人由感而发为他编写的剧本,是别人在演绎着他;戏外,是他用血汗和忠诚撰写属于他的青春剧本。

在2015年“2.09”边境维稳和2017年“3.06”边境维稳的两次维稳处突中,小军同志承担了安置难民人数最多的孟定安置点的火灾防控和后勤保障工作。安置点位置都临近边境一线,最近的一个只距离边境十多米,炮火声清晰可闻,甚至有时可以看见缅甸军交火的情景。在边境维稳的325个日日夜夜中,小军同志每天带队3次往返镇康和孟定保障安置点日常用水,每天行车里程达180公里,累计送水4338吨,每2小时对难民安置点开展1次防火巡查,每周对入住难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实现了孟定难民安置点“零起火、零冒烟”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了边境维稳主力军作用,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高度认可。

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在昆明参加基层指挥员培训的小军同志心系灾区、满腔热血、义无反顾,主动向组织递交了赴灾区参加救援的申请。在抗震救灾中,他冲锋在前,冒着余震频发、山石滚落的危险,每天徒步近30余公里穿梭在重灾区与沙坝村运送物资和搭建帐篷、疏散被困群众,真正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为前线指战员解决后顾之忧。

2015年7月5日,临沧耿马县通往四排山大丫口新寨组山顶的一个山洞内,一名妇女因下崖挖草药时不慎摔下洞,两名设法营救的村民也同时被困。事故地点位于距公路7公里处的山顶洞口,山路崎岖狭窄,路上沟壑纵横、密林丛生,加之连降暴雨、山路泥泞湿滑,救援车辆根本无法进入。小军同志带领2名攻坚组队员携带救援装备徒步前往事故地点,他携带空气呼吸器、有毒气体探测仪等救援设备利用滑轮组制作支点下滑到洞内,经过近半小时的紧张救援,被困的三名人员全部被及时救出。

2016年7月12日,入夏以来的一场强降雨使耿马县部分地区河水暴涨,在幸福水库响水河河道对岸有7名游客被困,其中还有一名2岁的男童。小军同志携带救援装备,第一个横渡到被困人身边,用绳索架起了一条生命通道,顺利将7名游客营救至岸边。在营救两岁男童的过程中,小军同志带头与指战员一道间隔1米站在湍急河水中,安全把孩童接力安全送至对岸。

扎根边疆,用奉献唱响佤山新歌

“你每次都说等有空再说,什么时候才有空呀,什么时候你才回来?”这句话对于小军同志在陕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护士妻子来讲,更多的时候是自问自答,明知道没有答案却要每次打电话都要问一次。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问答中,分隔两地的一对爱人,她对他,从不解到理解,从埋怨到支持,用朴实无华谱写着美丽的爱情童话。

“小军不仅自身过硬,带的更是可以信赖的队伍”这是支队领导在耿马中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也是对小军同志工作的最好总结。在临沧的4年时间,参与处置警情239起,参与扑救火灾55起,抢救被困人员18人,抢救财产价值400余万元,这正是小军在耿马消防中队任职期间的工作数据。这一组组数字、一次次战斗,无不昭显着小军同志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危急关头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生活中他总是真情关怀,慷慨相助,处处影响和感召官兵。耿马县消防中队于2014年、2015年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他总将荣誉和褒奖归功于与他并肩战斗的战友,甘做“无名英雄”。

小军同志正是怀着对消防工作的满腔热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以自己的热血青春展现了佤山消防精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履行了党旗下的铮铮誓言。

《消防十佳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